拟诊为结核性多灶性脉络膜炎多模式影像学特征研究

作者:贾舒雅; 朱婕; 陈放; 杨添意; 甘春兰*
来源:临床眼科杂志, 2023, 31(03): 219-225.
DOI:10.3969/j.issn.1006-8422.2023.03.007

摘要

目的 分析并探讨临床拟诊为结核性多灶性脉络膜炎患者的眼部多模式影像学表现及相对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苏北人民医院的拟诊为结核性多灶性脉络膜炎且抗结核治疗有效的患者16例(24只眼)。患者年龄30~79岁;男性7例(43.8%),女性9例(56.2%)。收集患者眼科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并总结,包括广角扫描激光眼底成像(SLO)、广角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AF)、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等,寻找结核性多灶性脉络膜炎多模式影像学的相对特征性表现。结果 患者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前平均logMAR视力为0.69±0.62,抗结核治疗后为0.39±0.52,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活动性多灶性脉络膜炎在眼底照上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的边界不清的黄白色点片状病灶。眼底自发荧光(FAF)表现为弥漫性的高自发荧光,部分表现为边界不清的高自发荧光边缘包绕主体病灶。FFA表现为视网膜下多个大小不一的病灶,造影早期病灶为低荧光改变,随时间进展,病灶边缘出现荧光素渗漏包绕低荧光病灶,边界不清。ICGA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荧光暗点(HDDs)及地图样低荧光改变,不可透见下方脉络膜血管。OCT表现为外层视网膜结构破坏、视网膜外层的疣状突起或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上下的高反射物质堆积,可伴脉络膜血管的扩张,治疗后OCT表现部分好转。结论 结核性脉络膜炎在ICGA常见的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荧光暗点及地图样低荧光改变。与FFA相比,ICGA可发现更多的脉络膜炎性病灶,有助于结核性脉络膜炎的诊断。OCT中表现为黄斑水肿、HF和视网膜外层高反射物质沉积,且OCT有利于疾病随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