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对其进行定量研究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云南省富源县为例,在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运用熵权法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以"压力-状态-响应"为评估框架,从生态压力度、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景观分维数、矿区扰动指数、居民点临近指数、景观破碎度、地形指数、植被覆盖度、景观适应度指数、优势度)。在格网尺度对生态脆弱性展开评估并使用点格局方法对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生态脆弱等级动态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域的生态脆弱性最高,草地和灌木林地次之,乔木林地最低;(2)全县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现"中部高两端低"的分布特征;(3)中安镇生态脆弱性最高,墨红镇最低;(4)不同脆弱度等级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一定相似性,在中小尺度下高度集群分布,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聚集性逐渐减弱,且尺度范围有所变化。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