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大咯血的病因,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对危重症患者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 ,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35例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意愿分为BAE组和非BAE组,再将BAE治疗患者分为先通气后咯血和先咯血后通气两个亚组,以及存活和死亡两个亚组。分析所有大咯血患者的病因分布;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咯血量、胸部CT是否提示胸膜增厚、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MV)时间及临床疗效和预后等指标。变量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危重症患者出现大咯血的主要病因为肺部真菌感染[37.1%(13/35)],其次为肺炎伴凝血功能异常[17.1%(6/35)]、支气管扩张[11.4%(4/35)]、肿瘤[8.6%(3/35)]等。35例患者中,接受BAE治疗27例,未接受BAE治疗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MV时间、估计咯血量、APACHEⅡ评分、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CT提示胸膜增厚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AE组患者咯血缓解率明显高于非BAE组[92.6%(25/27)比25.0%(2/8),P<0.01],但住院存活率与非BA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1%(13/27)比25.0%(2/8),P>0.05]。亚组分析显示,先通气后咯血组患者中有64.3%(9/14)由肺部真菌感染引起,明显高于先咯血后通气组的15.4%(2/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与先通气后咯血组比较,先咯血后通气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MV时间均显著缩短[ICU住院时间(d):12.0(14.0)比30.0(81.8),MV时间(d):10.0(16.0)比25.0(68.3)],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患者明显减少(例:1比9,均P<0.05);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总住院时间、估计咯血量、APACHEⅡ评分、CT提示胸膜增厚、咯血缓解率、二次BAE发生率和住院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存活组(13例)比较,死亡组(14例)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的患者更多(P<0.05);且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接受BAE患者存活与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呈显著负相关(r=-0.432,P=0.024)。两组患者性别、年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MV时间、估计咯血量、APACHEⅡ评分、CT提示胸膜增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症患者发生大咯血的病因复杂,以真菌感染为主,尤其是先通气后出现大咯血的患者。BAE控制ICU大咯血疗效显著,但对凝血功能异常或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且需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患者的效果不甚理想,总体存活率仍较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