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1996—2017年山西省中部旱地小麦长治试点的区试结果,通过对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研究其演变规律并分析目前山西省中部旱地小麦育种的难点,以期为山西省旱地小麦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2 a间山西省中部旱地小麦品种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年遗传进展30.29 kg/hm2,但年度间产量变幅较大;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趋势是,有效穗数、穗粒数有所增加,千粒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株高有所降低,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有所提前,年平均进展分别为0.24%、0.16%、-0.04%、-0.39%、-0.11%、-0.078%和-0.105%。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千粒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小。为了适应山西省生产条件和气候的变化,山西省中部旱地小麦品种的选育应是在确保品种的丰产性同时提高品种抗旱性和适应性以适应不同年型,通过选择灌浆期和成熟期长的品种提高千粒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