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作者:宋莉红; 肖红丽; 辛德莉; 崔立建; 刘晓亚; 王艳; 刘春灵; 阴赪宏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 28(06): 492-497.
DOI: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6.06.004

摘要

目的分析成人肺炎支原体(MP)急性感染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MP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广外医院、空军总医院收治的452例CAP患者。于初诊时取患者静脉血和咽拭子标本,联合应用双份血清抗体滴度以及MP-DNA巢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以确诊成人MP感染患者,并鉴别急性感染、既往感染、病原携带者及非MP感染者。分析非MP感染者与MP急性感染者的基线资料、临床指标及胸部影像学结果,总结MP急性感染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452例CAP患者中,MP感染患者288例(占63.7%),非MP感染者164例(占36.3%);MP感染患者中急性感染者56例(占12.4%),既往感染者10例(占2.2%),病原携带者222例(占49.1%),说明成人容易携带MP。MP急性感染与非MP感染患者性别、年龄、体温升高程度、发热时间、咳痰、气促、肺部啰音、基础疾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夏季、秋季MP急性感染率(分别为43.9%和43.5%)较春季、冬季(分别为13.3%和12.3%)多见。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MP急性感染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增高患者比例较非MP感染组明显增多(30.4%比9.8%,P<0.01),说明MP急性感染患者更易发生心肌损伤;而两组其他血常规、电解质、血糖以及心、肝、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胸部影像学观察结果显示:与非MP感染患者比较,MP急性感染者肺部CT影像学表现以双肺弥漫病变(57.1%比37.2%)和纵隔淋巴结肿大(60.7%比37.8%)为主,其病变较少发生在右肺中叶(12.5%比32.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两组肺部磨玻璃影、肺叶和肺段实变、斑片影、索条影、腺泡结节、磨玻璃密度结节、透光区、肺门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的发生情况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成人CAP患者容易携带MP;MP急性感染者多伴有心肌损伤,其影像学表现以双肺弥漫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较少发生在右肺中叶为主要特征。

  • 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