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理论,是一套与现代性休戚相关的民主社会运行机制。从公共领域的概念意涵,以及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与社会结构的发展衍进分析,上海“孤岛”(1937-1941)是生成于民国的最后一方公共领域。自公共领域的角度剖析,文学期刊作为“孤岛”公众舆论的最集中表述空间,其时代角色与社会功能均不容小觑。特别是依附于文学期刊的翻译活动,翻译作为外来文化的传输渠道,以及时代转捩点上新知识阶层社会担当的最突出表现方式,成为公共领域在“孤岛”的最有力注解。同时,从公共领域的角度阐释“孤岛”翻译文学期刊的勃兴及其背后的原因,也不失为文学史与翻译史研究中鲜少关注的重要议题。

  • 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