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合并出现不同形态的局限的血池样强化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对应不同类型影像学表现的临床预后是否有所不同。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全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且表现为Stanford B型壁内血肿合并局限的血池样强化病灶的患者50例,存在病灶75个。同时根据病灶的影像学表现是否存在内膜破口或分支血管将病灶分为两组,破口组和分支组,又将分支组依据是否存在内膜开口与主动脉相通分为两组,分支1组和分支2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TA随访。结果:破口组和分支组病灶存在明显影像学上的差异,分支亚组影像学特征特异性并不明显。分支组病灶随访预后明显优于破口组病灶,分支1组随访预后优于分支2组。13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了相关并发症(病灶明显增大7例,夹层4例,瘤样扩张1例,持续性疼痛1例)进行了外科手术或腔内修复术等方法治疗。随访时间为12个月或截止至进行了干预治疗,随访过程中无相关死亡事件。结论: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合并血肿内血池样强化病灶中破口组,和分支组病灶之间存在影像学特征上的差异, Stanford B型壁内血肿合并存在内膜破口的病灶时,继续进展的概率较大,应引起临床重视。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