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笔架山金矿区位于滇西著名的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区西南部约5km处,区内发育有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和煌斑岩等。针对矿区煌斑岩进行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其为云煌斑岩,具有富碱(w(Na2O+K2O)=5.00%9.26%,均值为7.57%)、高钾(K2O/Na2O=1.9219.02,均值为4.69)和低钛(w(TiO2)=0.43%0.77%,均值为0.66%)特征,属钾质-超钾质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亏损(ΣLREE/ΣHREE=9.1310.71,(La/Yb)N=11.6015.32),并具弱负Eu异常(δEu=0.610.85,均值为0.79);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U和Sr),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和Ti)以及元素Ta、Nb和Ti具显著"TNT"负异常。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煌斑岩成岩年龄为33.6 Ma±0.29 Ma(MSWD=1.18,n=16),表明其形成时代为古近纪始新世,与滇西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带岩浆活动高峰期(45 Ma30 Ma)一致。综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笔架山煌斑岩是喜马拉雅期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的产物,其起源于受俯冲沉积物交代作用影响的岩石圈富集地幔,由源区性质为含金云母角闪石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富集地幔的低程度(2%10%)部分熔融形成的基性岩浆上升侵位形成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