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以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4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对二肾一夹(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血压、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核因子-κB(NF-κB)的改变,研究4种ARB类药物在改善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方面的类效应,并初步探讨NF-κB在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以及模型组(n=40),模型以改良的二肾一夹方法建立。模型建立成功后,模型组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n=8),治疗组按照药品说明书对临床使用的推荐剂量分别给予氯沙坦(30 mg/kg)、缬沙坦(30 mg/kg)、替米沙坦(30 mg/kg)、厄贝沙坦(50 mg/kg)灌胃;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比较各组血压、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含量的改变以及NF-κB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脏指数及左心室指数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用药8周血压、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假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F-κB、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F-κB、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个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NF-κB、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氯沙坦组NF-κB的表达高于厄贝沙坦组、替米沙坦组以及缬沙坦组,各治疗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参与了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病理过程。4种ARB类药物均可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来改善2K1C型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发生与发展,具有类效应。
-
单位新乡医学院;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