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垂体卒中(pituitary apoplexy,PA)患者的症状、内分泌和影像学特点、临床转归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诊断为“垂体卒中”患者资料。PA的诊断基于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报告。总结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神经影像学、病理学和内分泌学结果,并分析临床转归及预后。结果:一共46名PA患者,其中20名男性(43.5%),平均年龄为47.05(15.81)岁,女性26名,平均年龄为31.96(14.78)岁。大多数人出现头痛(n=38,82.6%)和不同程度激素缺乏,其中最常见的垂体-性腺轴受累(28例,60.9%),其次是垂体-甲状腺轴受累(21例,45.7%);垂体-肾上腺轴受累(19例,41.3%);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轴受累5例(10.9%);垂体后叶受累(尿崩症)8例(17.4%)。所有垂体卒中患者都有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的特征性改变,部分卒中患者的垂体MRI存在典型的液平。9例(19.6%)接受抗血栓治疗,1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访中的7例存在垂体腺瘤复发,但无患者在急性病程中死亡。在随访期间(5.2±1.9)年,大部分患者存在垂体-靶腺激素低下,均予以激素替代治疗。结论:PA属于神经内分泌危急重症,症状早期认识和及时治疗,尤其是内分泌紊乱的纠正对于避免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临床医师需要重视PA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