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县域尺度,建立投入-产出的旅游发展效率指标体系,运用Super-SBM的DEA模型测度2017年秦巴山区县域旅游业发展效率,进而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从空间分布特征看,秦巴山区县域旅游业发展效率整体上呈现中北部地区高、东西两侧低的空间格局。高效率、较高效率值区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北部,西起两当县,东至柞水县,涵盖太白县、宁陕县等地,形成东西走向的连绵带。较低、低值效率值区则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呈现"一带一片区"的空间特征。(2)从空间关联特征看,秦巴山区旅游效率呈现出空间集聚态势。热点地区呈现明显的"双核"结构,分布在秦巴山区北部的连绵形高值集聚区域,冷点区集中分布在东部低值集聚区。(3)从地理探测器的探测结果来看,秦巴山区旅游效率空间分异现象解释力的排名从大到小依次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X5)、人均工业增加值(X2)、海拔高程(X7)、人均GDP(X1)、城镇化率(X4)、第三产业占比(X6)、工业增加值(X3);第三产业占比(X6)∩海拔高程(X7)、人均GDP(X1)∩海拔高程(X7)、二三产业从业人员(X5)∩工业生产总值(X3)、二三产业从业人员(X5)∩第三产业占比(X6)。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