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分泌性中耳炎及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形态的改变并检测其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150例患儿分为分泌性中耳炎组(50例)、慢性鼻-鼻窦炎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无分泌性中耳炎及慢性鼻-鼻窦炎的声嘶患儿),在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观察各组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形态的改变,用声导纳仪检测各组患儿的咽鼓管功能状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分泌性中耳炎组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学改变高达94%,慢性鼻-鼻窦炎组则为8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分泌性中耳炎组70%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慢性鼻-鼻窦炎组26%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与对照组(2%)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及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形态的改变;咽鼓管功能障碍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中占主导作用,与慢性鼻-鼻窦炎比较,咽鼓管功能障碍较咽鼓管咽口的形态改变更有差异性。
-
单位武汉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