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全身扩散加权成像的表现与临床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43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9例、女14例, 年龄36~73岁, 中位年龄54岁。将患者按照WBDWI的表现分为异常组和正常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比较WBDWI表现异常组初诊和治疗后临床资料差异。结果 43例患者中, WBDWI表现正常组10例, 男7例、女3例, 年龄(59±9)岁;异常组33例, 男22例、女11例, 年龄(57±10)岁, 两组间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WBDWI异常组、正常组患者的浆细胞比例分别为50.0%(14.0%, 78.0%)、5.0%(2.5%, 15.0%)、β2微球蛋白浓度中位数分别为4.8(2.7, 7.7)、2.4(2.0, 3.7)mg/L, WBDWI异常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WBDWI全身扩散表现异常组的肋骨、胸骨、锁骨、胸椎、腰椎、骨盆、肱骨近端、股骨近端、股骨干、胫骨干、胫骨近端ADC值分别为(0.66±0.15)×10-3、(0.71±0.20)×10-3、(0.67±0.17)×10-3、(0.63±0.17)×10-3、(0.69±0.20)×10-3、(0.83±0.36)×10-3、(0.76±0.13)×10-3、(0.64±0.17)×10-3、(0.70±0.22)×10-3、(0.97±0.18)×10-3、(0.83±0.18)×10-3 mm2/s, 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WBDWI异常组患者治疗后的白蛋白浓度升高,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余临床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WBDWI的不同影像学表现, 能够反映临床的严重程度, 当WBDWI表现正常时, 临床症状较轻, 当WBDWI表现异常时, 虽然经过治疗后白蛋白浓度升高, 但患者临床症状仍较重。
-
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