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梳理美国、韩国、马来西亚3个典型国家的中小学数字教材发展概况,在辨析"教材""课本""教科书"等相近概念的基础上,对数字教材的内涵、外延、属性、功能以及中小学数字教材的研究热点等进行系统综述,发现:数字教材是服务于特定学习或教学目标,有一定体系的数字化知识内容资源、教/学工具或其与设备、服务的组合系统;人们对数字教材可访问性、有用性、可负担性等感知属性的关注有所上升;随着电子辞典、电子图书馆等设备和功能的常规化应用,个性化教学服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其中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思想在指导数字教材开发中具有较大潜力;随着技术高热的褪去,国外开始反思数字教材给师生与学校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并转向数字教材"技术-社会"机制研究,如数字教材技术接受与采用、数字教材商业模式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