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修复猕猴4cm尺神经缺损的实验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分别用6种移植物桥接4cm尺神经缺损。A组:自体BMSCs+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B组:自体SCs+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C组:自体BMSCs+PLGA支架导管;D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E组:PLGA支架导管;F组:自体神经。通过功能学、神经电生理学及组织学研究评价各自的实验效果。结果A、B、C三种组织工程化神经实验组,术后6个月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能引起小鱼际肌群产生复合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复合动作电位的最大振幅、神经传导速度和再生的神经纤维数目与自体神经移植组(F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分别大于未加细胞的支架组(D、E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用自体源SCs或BMSCs作种子细胞与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或自体源BMSCs与PLGA支架导管构建不同的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修复猕猴4cm尺神经缺损均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