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和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对40个主产县的调研数据,研究2001—2016年中国苎麻种植分布、产量分布和单产变化,比较产量差,并分析驱动因素,以期为应对苎麻产量不足和消减产量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01—2016年中国苎麻生产面积下降、布局优化,苎麻生产由长江中游区域向上游区域转移、由平原湖区向丘陵山地转移;单产提高、产量差加大,苎麻单产提升依赖人工和农资投入的问题依然严重。消除农田实际产量与潜在农田产量之间的产量差,可提升全国苎麻产量29.1%;区域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政策仍为重要驱动力。为推动苎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建议促进多用途产业发展应对苎麻种植面积下降,着力研发和实施轻简化种植技术消除产量差,将大幅度减少人工与农资投入作为苎麻种植技术研发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