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改水防治效果,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可持续防治策略。方法 2012-2017年,在全省5个病区县抽取14个病区村作为监测点,调查监测点的改水情况及改水工程运行情况,检测水砷含量。对监测村常住人口砷中毒病情进行调查。结果 14个监测村已全部改水,改水率为100%,共监测11个改水工程,其中小型改水工程7个,大型改水工程4个,全部正常运行。2012-2015年,11个改水工程水砷含量全部合格;2016年山阴县1个大型集中改水工程水砷含量超标(>0.01 mg/L),其余10个改水工程水砷含量均合格;2017年,山阴县和应县共2个大型集中改水工程水砷含量超标(> 0.01 mg/L),其余9个改水工程水砷含量均合格。2012-2017年,砷中毒患者检出率依次为1.36%(104/7 641)、1.57%(123/7 832)、1.61%(123/7 621)、1.53%(120/7 857)、1.28%(102/7 963)、156%(124/7958),各年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79 9,P>0.05),砷中毒患者以轻度为主,占82.61%(575/696),无新发病例。结论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运行正常,砷中毒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个别改水工程水砷含量超标,加强改水工程的管理应是今后防治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