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本课题组发明的新型双盘状消化道瘘封堵器(以下简称封堵器)治疗难治性气管食管瘘(TEF)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封堵器治疗的10例难治性TEF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瘘口直径等, 分析封堵器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封堵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瘘口封堵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 比较患者术后1、3个月与术前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和体重指数以评估疗效。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10例TEF患者中, 男7例, 女3例, 中位年龄(范围)为64.5岁(49.0~78.0岁), 体重指数为(18.0±2.5) kg/m2, 瘘口直径为(1.2±0.6) cm。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封堵器置入术, 封堵时间(范围)为(17.6±7.8) min(7.0~30.0 min), 术中有2例少量出血, 术后无患者出血, 术后住院时间(范围)为(5.9±4.0) d(1.0~12.0 d)。10例TEF患者中, 5例瘘口完全封堵, 4例部分封堵, 1例无效封堵, 封堵有效率为9/10。术后1个月随访显示, 9例患者进食呛咳症状明显好转, 1例患者经更换不同尺寸封堵器(腰部直径为12 mm更换为15 mm)后呛咳症状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 8例患者封堵器在正确位置;1例患者出现封堵器移位, 取出封堵器并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例患者因食管癌复发死亡。10例TEF患者术后3个月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和1、3个月的体重指数均高于术前[(70.0±34.0)分比(46.0±10.7)分, (19.32±2.59)、(19.73±2.92) kg/m2比(18.03±2.50) kg/m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2.37、-2.82, 均P<0.05)。结论临床应用封堵器治疗难治性TEF是安全、有效的。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