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病变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结直肠ESD的3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例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病变位置、病变大小、病理、术中不良事件、ESD操作时长、术后创面处理、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ESD后住院时间、术后不良事件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总结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结果]347例患者术后发热率为4.6%(16/347),发热最高体温(38.1±0.4)℃,发热天数(2.6±1.5)d。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中出血或术中穿孔(OR=0.481,95%CI=0.267~0.867,P=0.015)、术后迟发出血或迟发穿孔(OR=0.323,95%CI=0.105~0.991,P=0.048)以及病灶累及固有肌层(OR=0.320,95%CI=0.143~0.716,P=0.006)是结直肠EDS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中出血或术中穿孔、术后迟发出血或迟发穿孔以及病灶累及固有肌层是结直肠EDS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此类患者更多的观察及处理,以期降低术后发热率。

  • 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