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80年代的民营制片在国内学术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失焦的境况。本文选取这一时期的民营制片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首个冲破体制的"电影个体户"张刚及其拍摄的"阿满"系列喜剧进行解读,不仅可以重新发现国营制片背后被遮蔽的"游拍"体系、运营机制与制片策略,同时可以深刻介入到体制、政策、市场等错综复杂的时代场域,从而更加完整地还原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影的制片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