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重庆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及能源消耗统计数据,测算其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索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重庆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由2000年的1 908.14×104吨增至2015年的4 546.76×104吨再降至2018年的4 187.21×104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其中建设用地、林地分别对碳源、碳汇的影响较大。(2)重庆土地利用碳排放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渝东南、渝东北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偏低,主城都市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偏高,其中主城新区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整体有所上升。(3)重庆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由弱脱钩逐渐转变为强脱钩。(4)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均对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分异有影响,其中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有所减弱,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力有所增加。

  • 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