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60例外伤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了两组,每组均有30例外伤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 x2 检验;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 t 检验。结果 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存在焦虑或抑郁、焦躁、恐惧、紧张等心理现象;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在护理后不良心理情绪未改善,护理有效率达到96.67%;对照组有6例患者在护理后不良心理情绪未改善,护理有效率达到80.00%(P<0.05)。护理前,两组的负面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析不具备差异性(P>0.05),护理后,两组的负面情绪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护理前的数据差距较大,并且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比对照组更低,统计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升,并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升高幅度更大,统计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分析不具备差异性(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下降显著,与护理前的数据差距较大(P<0.05),并且观察组评分降低的程度比对照组更大,差距更加显著(P<0.05)。结论 在急诊外伤患者的治疗中需要根据其焦虑或抑郁、焦躁、恐惧、紧张等心理,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以提高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