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现代放射治疗技术进步,放疗已由过去二维时代进入三维和四维时代,治疗精度大幅度提高,分割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从传统放射治疗发展到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为代表的聚焦照射,提高了肿瘤靶区剂量,减少了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随着影像引导技术进步,治疗机与影像引导结合,每次治疗前通过影像扫描技术获得肿瘤靶区位置信息,或用4D影像引导技术精确地将射线投射到目标靶点,达到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的目的,放射治疗完全进入精准、高效和低毒时代。高剂量、大分割照射已经取得令人信服和可喜的疗效,传统放射生物学理论已无法解释这种照射模式抗肿瘤细胞作用机制。传统放疗认为,肿瘤有敏感与不敏感之分,但是,进入SABR时代,肿瘤对其治疗均反应良好,放射治疗学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放射生物学学说和体系,在传统放射生物学理论基础上,更好地阐明新技术原理、作用机制,并建立与传统放射生物学内在联系,为临床普及和推广消融放疗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