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社会物质化、功利化影响渗透学校、家庭的今天,如何引导中小学生理解、体验、认同正确的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课题。培育学生的奉献精神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落小的重要一环。在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奉献精神以服务人民、助人为乐为价值取向,对中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