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人类防御素分泌及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王文; DI Wen; 廖秦平; LIU Zhao-hui; 张宁; ZHANG Hui-ying; 张岱; GENG Li; 樊尚荣; 胡丽娜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8, 43(7): 486-489.
DOI:10.3321/j.issn:0529-567X.2008.07.003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与健康妇女的比较,对VVC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VVC患者的阴道局部免疫状态.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VVC患者(VVC组,60例)及无VVC妇女(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研究对象均填写调查表,取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pH值检测及细菌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阴道冲洗液进行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人类防御素5、人类β防御素(HBD)1、HBD2等]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 (1)两组妇女的学历、对妇科感染的了解程度、妇科炎症病史、卫生习惯、性生活情况、药物应用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慢性宫颈炎的发生率(43%,26/60)高于VVC组(22%,13/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对照组与VVC组妇女阴道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VVC组妇女阴道分泌物检出假丝酵母菌43例,检出率为72%(43/60).(4)VVC组妇女阴道冲洗液中,人类防御素5、HBDI、HBD2含量[分别为(0.94±0.44)mg/L、(3.1±0.4)μg/L、(10±6)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1±0.27)mg/L、(2.7±0.4)μg/L、(7±3)μg/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C是女性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在育龄期妇女VVC的发生与学历、对妇科感染的了解程度、妇科炎症病史、卫生习惯、性生活情况、药物应用情况无明显相关性.人类防御素的作用可能与VVC的发病密切相关.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