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通过对2015~2020年310份侵害商标权纠纷案的判决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判决中71%采用了法定赔偿金法,19%采用了权利人损失法,8%采用了许可使用费法,仅有2%采用了侵权人获利法,整体呈现法定赔偿金方法占绝对优势的现象。从判赔比率角度来看,仅有3.6%的案件为全额判赔,判赔率达到50%以上的仅为23%,商标侵权诉讼平均判决主张比为34.1%,整体呈现判赔率低的现象。对于以上问题,文章提出充分发挥评估行业在商标侵权赔偿价值确定中的作用,应明确界定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出现恶意商标侵权时可采用侵权获利法。明确权利人损失的赔偿认定范围,防止出现因漏评导致低估值现象出现等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