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四川省农村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研究

作者:张强; 晏明霞; 唐程梦; 赖诗敏; 宋莎莎; 周峻民; 杨洋; 刘巧兰*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21, 42(01): 41-45.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1.010

摘要

目的验证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在四川省农村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中的适用性,探索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可能因素,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四川省资中县2所乡镇中学的2 302名初一、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体育锻炼缺乏者1 527人,占比66.3%。不同学校、年级、性别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0,-2.90,10.90,P值均<0.05)。依据TPB建立模型并修正后得到修正的结构方程模型GFI=0.93,CFI=0.94,NFI=0.94,TLI=0.93,IFI=0.94,RMSEA=0.07,模型拟合结果较好。锻炼意图直接影响锻炼行为,标准化效应为0.45(95%CI=0.39~0.52),主观规范与洞察力是价值评价影响锻炼意图途径中的主要中介变量,其标准化效应值分别为0.66(95%CI=0.57~0.73)、0.23(95%CI=0.16~0.93)(P值均<0.01)。结论四川省农村青少年严重缺乏体育锻炼。计划行为理论在四川农村青少年学生群体具备较好的适用性。主观规范是促进农村青少年形成锻炼意图的主要因素。

  • 单位
    公共卫生学院; 四川大学; 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