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miR-146a水平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临床诊断并收治的19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病例组,根据冠脉造影斑块形态分为Ⅰ型斑块组(57例)、Ⅱ型斑块组(96例)及Ⅲ型斑块组(46例)。另选取同一时间来医院体检的6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老年人纳入对照组。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技定量检测血清中的miR-146a拷贝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清miR-146a等指标差异,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血清miR-146a与各项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组的肌酐(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较对照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iR-146a、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Ⅱ型斑块组较对照组、Ⅰ型斑块组、Ⅲ型斑块组的hs-CRP、LDL-C、miR-146a、HbA1c水平显著升高(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6岁、LDL-C≥3.26 mmol/L、Hs-CRP≥4.76 mg/dl、miR-146a≥118.56为影响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对照组中,血清miR-146a与年龄、LDL-C、hs-CRP均无相关性(P>0.05);病例组中,血清miR-146a与年龄、LDL-C、hs-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血清miR-146a水平升高可能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发生呈正相关,是影响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且为血清miR-146a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辅助诊断冠心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 单位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