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18年山西省鼠疫是民国初年对山西地方政治和社会均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次疫情。鼠疫主要流行于晋北乡村,该地医药卫生设施缺乏,民众反应迟滞,村级之防疫形势日峻。山西省政府在借鉴此前防疫经验的基础上首创疫室隔离法,使防疫尽可能与地方传统相互平衡、融合、调适,以化解防疫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在这一动态防疫过程中,山西省政府通过对乡村原有防疫空间的扬否、限定与利用,不断向基层渗透"卫生"话语权,着力推行村制,实现了政权建设的巩固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