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使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T1mapping成像评价肝纤维化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2月—2019年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7例肝纤维化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肝活检并行3.0TMRT1mapping扫描,将原始图像导入工作站进行处理,分别测得增强前及肝胆期T1值,计算得出T1值变化率(△T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间增强前及肝胆期的T1值、△T1%;采用Kendall’stau-b相关系数评估各测量值与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并对有相关性的指标行ROC曲线分析。结果:27例患者的肝纤维化分期分别为:S0期7例,S1期4例,S2期5例,S3期5例,S4期6例。△T1%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肝胆期T1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增强前T1值与肝纤维化分级呈较弱的正相关。肝胆期T1值及△T1%鉴别≥S1,≥S2,≥S3及S4各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0.94、0.97、0.97),(0.96、0.96、0.95、0.94)。结论:肝胆期T1值及△T1%均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并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