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在非乳头十二指肠黏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行ESD的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患者32例。评价ESD剥离效果,记录操作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情况,分析剥离标本的病理学结果。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剥离标本行全瘤病理检查,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例,黏膜内腺癌5例,绒毛管状及管状腺瘤9例,淋巴瘤2例,Brunner腺瘤2例。手术操作时间45~112 min,平均(60.7±25.4)min,切除标本长径1.0~3.5 cm。ESD术中发生小穿孔3例,均经内镜下软组织夹成功闭合,未发生气腹、腹膜炎、胆瘘、胰瘘等并发症。1例术中穿孔创口较大,内镜缝合未成功行外科腹腔镜修补,2例患者术后第3、4 d出现大出血,经再次内镜止血夹治疗后出血停止。患者术后5~10 d出院,术后3、6及12月内镜检查观察创面情况,随访3~30个月,3例患者因各种原因失访,其余患者随访病变无残留及复发。结论 ESD是一种治疗非乳头十二指肠黏膜病变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大部分病变都能完整剥离,由于十二指肠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更要警惕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 单位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