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在渤海南部海域黄河口凹陷和莱州湾凹陷发现了渤中34-A和垦利6-B两个新生界岩浆岩下的大中型油田,引领了岩浆岩区的勘探热潮。这2个油田虽然岩浆喷发模式类似,但同样是3 000 m深度附近的东营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渤中34-A区的储层物性远远优于垦利6-B区。基于储层物性分析、岩心薄片观察、成岩阶段划分,结合岩浆活动及物源体系分析,对研究区古近系储层物性差异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物源方向的火山喷发活动能够为玄武岩水解富铁镁水介质输送到目标区创造条件,这种弱碱性水介质可以抑制早期长石蚀变、高岭土沉淀,进而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同沉积早期火山喷发形成的桥墩状构架有效支撑了古近系储层粒间孔隙的保存,减缓了塑性火成岩岩屑的变形;新近纪晚期火山活动产生的热液流体加速了成岩阶段演化,形成大量菱铁矿重结晶,对孔隙保存不利。新生代多期岩浆活动对渤海南部海域古近系优质储层控制作用的差异性明显,寻找近物源方向、同沉积早期火山喷发的古近系优质储层发育区,是渤海海域深层岩浆岩发育区的勘探方向。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渤海湾盆地及其他类似新生界岩浆活动区的优质储层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