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族地区教育贫困治理是我国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历史,民族地区教育贫困治理目标实现了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全面脱贫,治理理念实现了从区域公平向群体公平的回归,治理方法凸显了智力层面与能力层面的共同帮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教育贫困治理目标需从全面补齐短板转为教育优质发展,治理理念需从群体公平转向个体权利公平,治理方法需从外部被动给予转向内部需求关照。面向未来,民族教育不仅需要着眼教师培养,积极构建教师教学共同体,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优质发展,而且需要关照教育过程公平,重视"小微学校"建设,促进学校育人功能发挥,更需要关照民族学子的需求,开展文化认同教育。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