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监测分析

作者:韩凤超; 敬燕燕; 周慧霞; 徐赐贤; 张芳; 张来颖; 信振江*
来源:首都公共卫生, 2020, 14(02): 105-108.
DOI:10.16760/j.cnki.sdggws.2020.02.017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分析卫生风险,为卫生行政部门监管提供数据支持,保护游泳者健康。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6-2018年每年6-8月选取辖区内13家游泳场所作为监测点,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8204. 6-2013)进行布点、采样,依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进行评价。结果共检测池水样品2 373项,合格1 733项,合格率为73. 03%;三年合格率比较,2018年高于2016年和2017年;影响池水合格率的主要指标为泳池水的温度(29. 79%)、游离余氯(40. 71%)和尿素含量(44. 25%);室外游泳池水质合格率高于室内游泳池(χ2=22. 709,P<0. 05);不同类型的游泳场所合格率从低到高分别为社会经营类游泳场所(70. 19%)、学校内设游泳场所(72. 34%)、宾馆饭店内设游泳场所(78. 05%)、水上娱乐为主的游泳场所(80. 32%)。结论 2018年游泳池水质质量较2016年和2017年有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健康风险;水温、游离余氯和尿素含量是影响合格率的主要卫生指标;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游泳场所的监督和检测工作,防止由此导致的介水传染病的发生,保障游泳者健康;关注新型水质处理方法,从卫生学角度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