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第一部分的命题十五——"一切存在的事物,都存在于神之中"——是全书的核心命题之一,因为它简练地表达了斯宾诺莎哲学中实体与样态的关系。不过,这个命题看似清晰明了,实际上却充满了歧义性,历代斯宾诺莎的研究者为此一直争论不休。自18世纪初以来,以倍尔为代表的传统研究者从笛卡儿的角度理解斯宾诺莎哲学,把属性和样态看成是"寓于"或依附于实体的性质,并且由此批评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自相矛盾。但在20世纪60年代末,柯莱尖锐地批评了倍尔的"寓于"解释模式,并且以"因果"解释模式取而代之。不过,柯莱的因果解释模式也面临不少困难。本文依据对斯宾诺莎《伦理学》文本的解读,对这两种解释模式进行分析...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