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二战后日本“反思近代”思潮中,如何突破欧洲中心主义既定框架、探寻亚洲国家“近代”原理和战后经济腾飞的前近代因由,是知识界讨论的焦点。沟口雄三在继承并修正竹内好、岛田虔次中国学研究基础上,采用“相互异别化”“多元世界观”的方法,将“公私”观念问题置于中国前近代思想史脉络中考察。沟口通过梳理中国明清“公私”观的演进历史,勾勒出中国从明末“乡里公论”到清末民初以“公”革命为表征的近代化轨迹。尽管沟口声言站在亚洲国家立场寻求中国现代化的另一种可能,但其在建构中国观、近代观中却存在一些谬误,如自我东方化的东方主义思维,过分注重概念导致晚明至民初理念性“近代”被绝对化等。这些谬误虽在学界引起不少争论,但沟口寻找中国近代“原理”的图式,依然为我们探究亚洲国家“近代”问题提供一定的启发。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