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肺部不同影像学特征构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预测模型全文替换

作者:许铎耀; 杨翰; 权申文; 罗伟军; 钟铖; 郭琳*; 郑秋婷*
来源: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 8(06): 14-21.
DOI:10.19871/j.cnki.xfcrbzz.2023.06.003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患者肺部影像学特征分析,构建临床预测模型,为MDR-PTB诊断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门诊部收治的264例肺结核患者影像学特征数据,根据患者耐药情况分为MDR-PTB组(110例)与药物敏感性肺结核(drug-sen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DS-PTB)组(154例),对比分析两组肺部病灶影像学特征、肺空洞特征差异,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模型纳入变量,通过筛选变量构建MDR-PTB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结果 MDR-PTB组肺空洞发生率(64.5%)较高,薄壁空洞数(0.8±2.4)个、厚壁空洞数(1.8±3.1)个均高于DS-PTB组(0.1±0.3)个、(0.3±0.7)个;MDR-PTB组肺空洞累及肺叶段数(1.0±1.1)个,高于DS-PTB组的(0.3±0.5)个,MDR-PTB组肺空洞以右上、下肺叶,左上肺叶尖前及后段,左下肺叶为主,两组空洞数和累及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R-PTB组更易发生树芽征或小叶中心型结节及支气管扩张,且这些征象更易累及更多的肺叶段和肺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年龄、患者类型、树芽征或小叶中心型结节、钙化、累及胸部(肺野)指标纳入预测模型,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29(95%CI 0.779~0.879)。筛选具有肺空洞的MDR-PTB组及DS-PTB组病例并进行倾向性匹配后结果显示,肺空洞外径最大值、内径最大值、内径最小值、最大空洞壁厚度、最小空洞壁厚度在两组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因素纳入Logistics回归分析仅肺空洞内径最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0.34(95%CI 0.17~0.68,P=0.002)。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MDR-PTB及DS-PTB组间基线资料、CT征象及肺空洞特征,利用年龄、患者类型、树芽征或小叶中心型结节、钙化、累及胸部肺野指标构建model1,肺空洞内径最小值构建model2,联合肺空洞内径最小值与树芽征或小叶中心型结节构建model3,发现以上模型能够较好的对MDR-PTB进行筛查诊断,尤其在病原学及耐药性诊断证据不足时,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可以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