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讨青海东部山旱地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的高产栽培措施,以‘加燕2号’燕麦为研究材料,采用4个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播期、行距、播量、施肥量对其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行距、播量和施肥量对燕麦干草产量均有影响,播期影响最大,在3年试验及3年平均中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播期对燕麦干草产量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播量和施肥量,行距贡献率最小.从各主成分综合得分及排名可以看出,早播处理组合优于晚播处理组合,最优处理组合为处理3(即早播、行距20 cm、播量240 kg/hm2、施肥量150 kg/hm2 N2O和300 kg/hm2 P2O5),综合得分2.533.处理3和处理1(即早播、行距10 cm、播量120 kg/hm2、施肥量37.5 kg/hm2 N2O和75 kg/hm2 P2O5)的燕麦干草产量始终排在前两位,其3个年度的平均干草产量分别为7 942.21 kg/hm2和7 321.61 kg/hm2,且经多重测验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青海东部山旱地种植饲用燕麦时,以适时早播(4月中上旬)、行距20 cm、播量240 kg/hm2、施肥量150 kg/hm2 N2O和300 kg/hm2 P2O5为最佳.(表9参26)
-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