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关系,预测蟾毒灵抗鼻咽癌(NPC)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寻找蟾毒灵的潜在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数据库搜索NPC相关疾病靶点,对蟾毒灵的潜在作用靶点与NPC相关靶点进行Venn分析,利用生物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Venn结果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并进一步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蟾毒灵抗NPC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相互作用网络。结果:Venn结果提示,蟾毒灵抗NPC潜在作用靶点有34个,将其进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生物过程相关的条目有77个,与分子功能相关的条目有33个,与细胞成分有关的条目有19个。KEGG通路注释显示,与肿瘤相关通路11条,信号转导通路9条。PPI网络包含23个靶蛋白,关键靶蛋白涉及EGFR、ERK、Src等,通过调控MAPK、FoxO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起到抗NPC的作用。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推测蟾毒灵作用于MAPK1、EGFR、Src等多个潜在作用靶点,介导多条肿瘤和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起到抗NPC作用。
-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生命科学研究院;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