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大鼠肌少症模型的造模方法及评价

作者:吴永耀; 余日臻; 孙京华; 闫迎华; 张豪杰; 刘江; 裘晓蕙*
来源:现代实用医学, 2022, 34(08): 1006-1008.

摘要

目的 建立并评价SD大鼠尿毒症肌少症模型。方法 雄性SD大鼠35只,其中25只按两步法行5/6肾切除术,达到尿毒症诊断标准的有20只,随机分成两组:5/6肾切除组(尿毒症组,n=10);5/6肾切除+慢性限制性活动组(造模组,n=10)。余下10只大鼠为假手术组(对照组,n=10)。观察3组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抓力变化;于造模后16周取材,检测3组大鼠腓肠肌重量、腓肠肌与体质量比值(SI值)及细胞横截面积。结果 与其他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从第10周开始出现减少,至第16周时腓肠肌重量及SI值也显著下降(P <0.05);第16周时,造模组病理组织学上腓肠肌细胞横截面积小于对照组和尿毒症组(P <0.05),尿毒症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结论 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尿毒症肌少症病变过程且动物死亡率低,简便易重复,为研究肌少症提供了实验基础。

  • 单位
    宁波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浙江省人民医院; 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