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好氧颗粒污泥(AGS)处理无机高氨氮废水脱氮性能及对钇离子(Y(Ⅲ))吸附效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好氧+缺氧”模式下自养硝化颗粒污泥(ANGS)的脱氮性能及“好氧+缺氧+好氧”模式下AGS的脱氮性能及短期钇离子冲击下系统稳定性,利用热力学、动力学模型等研究了AGS对Y (Ⅲ)的吸附能力和机理。结果表明,“好氧+缺氧”模式导致混合液悬浮物固体浓度(MLSS)及平均粒径持续减小,通过降低进水氮负荷并补充ANGS使氨氮去除率逐渐增大(3.25%~73.51%);采用“好氧+缺氧+好氧”运行模式并补充AGS后,氨氮去除率超过72.00%(50~72天),MLSS及平均粒径增大,总无机氮(TIN)含量基本保持不变。72天后投入碳源,氨氮去除率减小至40%以下、TIN去除率增大至30%左右。第78天起Y(Ⅲ)浓度在0.01~0.82 mg/L之间,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8%以上;通过改变曝气方式和外投碳源后,AGS内Nitrosomonas丰度明显下降(47.43%~11.08%),而Thauera、 unclassified_Chitinophagaceae、 unclassified_Comamonadacea、Comamonas等反硝化菌属的丰度呈现不同程度增大。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发现,钇以沉淀物或结晶形式存在于AGS中,AGS对Y(Ⅲ)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及伪二级动力学模型。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