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徐炼; 何英; 冯敏; 孙亮; 童玲玲; 王巍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7(06): 971-974.
DOI:10.13464/j.scuxbyxb.2016.06.034

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该类肿瘤的病理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26例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其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总结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26例患者平均年龄41.7岁,分别因盆腔包块、阴道流血、腹胀等就诊,22例患者术前肿瘤标记物检查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巨检显示肿瘤为囊性或囊实性,囊内为细脆乳头状结构。镜检见肿瘤主要由微乳头结构及筛孔状结构组成,肿瘤间质内可见不规则的实性细胞巢或腺样结构的浸润灶。免疫表型显示26例肿瘤细胞WT-1弥漫核阳性,P16胞核及胞浆灶性阳性,4例肿瘤细胞P53局灶核阳性,22例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10%。随访患者23例,随访时间3156月,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在临床工作中主要与交界性浆液性肿瘤、高级别浆液性腺癌等相鉴别。该类肿瘤总体预后较好,但仍有转化为高级别浆液性腺癌的风险。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