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模糊评判分析模型构建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控制管理路径,探讨其在重症患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接治的150例患儿,采用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医护协同评估模型;观察组采用糊评判分析模型进行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损伤程度分型预测,参照模糊评判结果制定阶段式护理干预和质量控制管理路径。对比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医疗器械运行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使用呼吸器械、监护器械、输液器械及供氧器械后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3,x2=6.641,x2=4.038,x2=6.334;P<0.05);观察组非严重损伤比例高于对照组,严重损伤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30,x2=7.519;P<0.05);观察组患儿诊疗中使用医疗器械的操作规范度、固定舒适度和压力可控度高于对照组,材质敏感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8,t=4.899,t=3.010,t=4.322;P<0.05)。结论:基于模糊评判模型的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控制管理路径,能够准确预测损伤风险等级,降低损伤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提升医疗器械临床服务质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