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明不同绿地下垫面对环境微气候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与依据。笔者采用小尺度定量测定方法对北京城市绿地不同下垫面夏季空气温度、相对湿度、舒适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下垫面类型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存在极显著性相关关系,其他16项样地特征要素指标与温、湿度无显著相关关系;(2)不同下垫面昼均降温增湿效应排序为:乔灌草>乔草>灌草>草地>裸地>水泥地面;(3)8:00—18:00,除18:00外,不同下垫面在各时段的降温增湿效应排序与昼均效应一致;各类下垫面的温湿效应(含负效应)在14:00达到最大值,其中,乔灌草型下垫面降温4.50℃,增湿7.45%,水泥地面增温2.03℃,降湿2.82%;(4)不同下垫面人体舒适度大体呈现出乔灌草>乔草>灌草>草地>裸地>水泥地面的规律。
-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