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浅丘地区地下综合管廊的高填方路基易形成较大的沉降变形,不同的填筑施工方法对沉降量产生不同的影响。采用何种施工方案来有效控制浅丘地区综合管廊高填方路基沉降是工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路基、管廊以及下部和周边土层在内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常规填土施工、半填半挖、先填后挖三种施工方案对综合管廊高填方路基沉降的影响特征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填土施工方案,半填半挖法的最大沉降降低了7.5%,先填后挖法的最大沉降降低了10.6%,常规填土、半填半挖和先填后挖的路基顶部工后一年最大沉降量分别为37.0 cm、30.0 cm和24.7 c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相较于其他两种方案,先填后挖方案能更好地减小高填方路基沉降,其管廊底部的沉降量小于常规填土和半填半挖施工方案,在控制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方面也具有更好的效果。
-
单位北京市市政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