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

作者:何丽梅; 孙立哲; 李媛媛; 周智辉; 李宏*
来源:甘肃科学学报, 2022, 34(01): 48-53.
DOI:10.16468/j.cnki.issn1004-0366.2022.01.008

摘要

构建成模较快,生存周期较长,生存率较高的稳定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模型。选取18只雄性6~8周龄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模型组10只,模型组大鼠经2.5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分别于第4、6、8、15、17、19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氯霉素;对照组大鼠给予相同条件X射线实行假照射,于相同时间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第5、20天,经眼眶静脉采血,测血常规。给药期间观察大鼠一般活动状态、监测体重变化;第20天,麻醉后颈脱臼处死,取大鼠脾脏并称重,计算脾脏指数;取部分脾脏组织做脾脏病理切片,取双侧股骨做骨髓病理活检。与对照组相比,经X射线照射联合环磷酰胺和氯霉素腹腔注射的SD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鼻、口腔出血,伴四肢脚爪红肿及出血点;血常规检测显示外周血全血细胞均显著减少,其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CB)迅速减少;脾脏体积缩小,颜色变浅,脾脏指数减低;骨髓病理活检显示,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有核细胞减少,内皮细胞、脂肪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可见脂肪空泡,骨髓增生程度减低。X射线联合环磷酰胺与氯霉素建立的大鼠模型符合非重型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模型稳定,成模较快,死亡率低,存活时间较长,适用于再障机制及新型药物治疗的实验研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