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比不同芬太尼给药模式在活跃期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95例产妇随机分为三组,各65例。均于宫口开至2~4 cm时开始分娩镇痛,经L2~3脊椎-硬膜外穿刺,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装置,参数设置:芬太尼2μg/ml±0.1%罗哌卡因,总量50 ml,锁定时间15 min。PCA剂量0.25μg/kg,背景输注量:A组0.02μg/(kg·min)、B组0.04μg/(kg·min)、C组0.06μg/(kg·min)。对比VAS评分、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组间相比,C组各个时点的VAS评分低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按压次数及有效次数显著多于其他两组,用药总量也较B、C组多(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C组Apgar评分明显低于A、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低Sp O2发生率分别为9.2%、16.9%、32.3%,C组发生率显著高于A、B两组(P<0.05)。结论芬太尼实施分娩镇痛时,以0.04μg/(kg·min)背景输注速度镇痛效果较好,对新生儿影响小,并发症少。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