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先秦道家发展轨迹大体上可以作这样的追溯:老子以虚静为入路,以道法自然为核心,以守柔谦下为归趋,奠定了后世道家发展的基调。杨朱的"贵己"是道家在养生论上的直接体现。庄子扭转了老子主要着眼于宇宙根本法则的致思方向,重点对人的存在状况进行哲学描述,内七篇可以视为这一主题的逻辑展开;其描摹方式和语言运用是他的思想的适切表达。黄老的"道生法"和对刑名的重视,是道家在治术方面的合理推演。作为儒家入世的、刚健的文化类型的对应,道家始终以其隐世的、阴柔的特质,与儒家相辅而行,互补共存。这是中国文化品格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