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与分析耳内镜应用于小儿鼓膜修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1年2月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耳显微镜组(n=48),耳内镜组(n=32)。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气导听阈、骨导听阈、气骨导差、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LSC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耳内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耳显微镜组,出血量少于耳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气导听阈、骨导听阈、气骨导差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气导听阈、骨导听阈、气骨导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QLSCA评分高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耳内镜组QLSCA评分高于耳显微镜组,VAS评分低于耳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耳显微镜,耳内镜下实施小儿中耳检查及鼓膜修补术效果更好,围手术期指标表现更好,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疼痛感,整体安全性较高。

  • 单位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