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社会运作和发展的一般模式为"合作"——各人之间的合作、各机构、各部门、各团队,乃至各国之间的合作,因之,处于社会中的人的发展也必源于"合作",源于在合作过程中的"取长补短"。这便是"合作"作为新课标所规定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观中的重要要素、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引入"合作"要素、培育学生合作意识的最初理论依据。且其亦能够弥补"一师多生"的教学体制带来的忽略学生个体学习状况的教学弊病,而以"组内合作"的形式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依据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规律,针对此"培育学生合作意识"话题的具体研究当沿循以下"生成合作欲望——提供合作平台——达成合作共识"的路径。